李克勤(jixuie)题记:听了《蒋介石西安被扣后态度大反转,从强硬到缓和的幕后真相【王立华17】》之后,对立华老师突出讲的一个细节,颇有感触。
那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刚发生那一刻,张学良就给毛主席发来电报告知蒋介石已经捉到,“收到这一消息后,毛主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?是做好军事准备。” 也许有人说,那是常识。 是的,那是常识。问题是,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,究竟有几个人(包括决策者)能够注意到常识呢? 换一个说法,为何大批决策者常常在关键时刻作出违背常识的决定呢?
本文要点如下:
1.毛主席为何总是能抓住主要矛盾?
2.立华老师的原话;
3.毛主席抓主要矛盾的本领,不学不行。
欲知详情,请看下文。
01
—
毛主席为何总是能抓住主要矛盾?
立华老师生动讲述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的各种状况,他特别指出:
“收到这一消息后,毛主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?是做好军事准备。”
别小看这个说法,其中传递出三个信息:
第一,这是毛主席得知西安事变发生后,“首先”的想法。这个想法,事实上是想得通的,但当时未必是别的人能想得到的。其实很多人,听说此消息后,首先的想法是怎么处置蒋介石。
第二,毛主席的这个想法之所以正确,之后转换成做法所以行得通,从理论上讲是抓住了主要矛盾,从实践上讲这个想法,能够迅速转化成说法、做法,并且最终是行得通的。
第三,毛主席在我党历史上,之所以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袖,那是他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博得全党认可的结果,而面对突发事件,他总是能够果敢、迅速作出判断与决策,恐怕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独有的本领。实际上,毛主席始终抓的主要矛盾,是围绕着生存这个底线来考量现实问题的。
生存是发展的前提——保存自己是消灭敌人的前提——皮不存毛将焉附?
这其实都是常识,说起来谁都知道,可是到了关键时刻,太容易忘记,太容易忽视了,是不是?
我们这些年看到多少企业犯这样的毛病——为了发展而搞得生存危机,最后企业也不存在了,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司空见惯——为了发展而牺牲了生存。
02
—
立华老师的原话: